下载音像
请点击鼠标右键另存为进行下载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之一
济群法师对话周国平老师,2018年于浙江雁荡山
片头/梦诗 剪辑/观启
记录校对/智恩、慈雨、道臻、净瑾、觉俪、智要、净诗、智常、智晓、智宏、慧娣、慧毅、慈正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从之一
济群法师对话周国平老师,2018年于浙江雁荡山
片头/梦诗 剪辑/观启
记录校对/智恩、慈雨、道臻、净瑾、觉俪、智要、净诗、智常、智晓、智宏、慧娣、慧毅、慈正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何去何处》修后感:
A、课程基本内容:
哲人与高僧的对话有:“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如何认识自己”、“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佛教否定现实幸福吗”、“哲学如何静心”、“人性和佛性”、“利人和利己”、“从同情心到慈悲心”和“认识人心的意义。”这九个方面内容。
B、我对课程的一些认识:
我认识到人乃万物之灵,有情感、觉性、灵性、无限创意等;人工智能只会按程序、指令做事;所以人类只要不断优化心性,就会对它无所畏惧、并能很好驾御它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我认识到哲学佛教都有小我大我之说,佛教更注重向内求禅修,明心见性,解脱迷惑找到觉醒的自己。
我认识到哲学提倡先完成现实价值再完善高尚自我,佛教认为生命有现实价值和终极价值,我认为两者应该同时践行。
我认识到佛教认为追求无烦恼的幸福是“脱苦之乐”,才是现实真正的幸福。
我认识到哲学和佛教都提倡简朴、健康的生活让人安静平心,但我认为佛教有更好戒、定、慧具体修行方法。
我认识到哲学和佛教都认为人性都有善与恶的两方面,但每人的人性都具更深层、更内在、更本质的生命内涵的佛性,有战胜魔性光大佛性能力。
我认识到利人和利己并不矛盾,只有将两者有机联系与统一才好达到两赢的局面。
我认识到同情心是人性的基础,通过智慧修行、不断升华即成为大爱的慈悲心。
我认识到在现实物欲复杂的社会中,能找到自己的本心和优化心性,才能找到生命的出路和觉醒的人生!
C、本课我的一些分享:
以往已往、现在显在、未来畏来,在此科技大井喷、知识大爆炸的现实社会中,人工智能科技发展太迅猛,无人超市、酒店、工厂、银行和无人驾驶等应运而生,人们有些恐慌、畏惧和威胁感。其实、冠以“人工”定义词的“智能”,毕竟是人类智造出来的;人是主人、它是工具,人筹其智、它展其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想人类只要先将自己的硬件技能加强和软件心性优化,只有这样软硬兼施、才能那样得心应手、应付自如地驾御人工智能。
以我公司为例,首先我和员工们都有失业危机感;其次,公司也有被同行和跨行打败的潜在威胁意识。加上目前国际经济大环境不好,我们公司的欧美外贸订单多,所以也担心与美国的贸易战阴霾不散,影响公司的前途。更有人工智能的来势汹猛,公司应对而起的经营理念:安全经营、创新渠道、智能制造。还有许许多多新制度和新措施推出;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从现在做起、从人人做起。
我平时在参察和思考:在此人工智能对人类威胁现实中,自己要认识到目前所在处境如何?决心改掉“手机控”不良串习,将宝贵时间用于认真学习技术、将硬件技能要尽快提升;另外软件方面树立健心态、建立健全人格,努优化自己心性,以能坦然面对多变快变环境。而公司应运而生的各项对策能否顺应时代的潮流?这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个人都要以“缘起”“无我”等智慧去认识自己和应对一切事物。在做好工作同时,热爱生活、努力完成现实价值。通过三级修学渐渐去追求终极价值,去追寻脱苦之乐的幸福,在人性的基础上将其升华至佛性。
通过公司的一些具体事例来思考修学的课题:对供应商的资金低息优惠贷援、技术支持和无偿管理培训等,初看公司是舍利利人,但从长远看,供应商资质提升,对外协零件半成品的报废少了、半成品品质也提高,对自己集团公司的总装产品质量也会很大保障、客户满意度也上升了,订单多利润也增益,双赢了结果就最终体现了佛法利人利己的智慧。
公司每年都会向云南贵州边远地区捐助援建希望工程学校和发动公司员工收集旧衣服和玩具向那边穷人和孩子送温暖及爱心。这样那边父老乡亲很感慨公司有大爱之风,都愿意放心将自己儿女大批送来厦门我们公司供职,其实无形中为公司解决了多年来公司的工慌老大难问题。这些件事让我触动很大、对佛法有些新的感悟:不管是个体还是团体只要有同情心和慈悲心而付出真爱、大爱,总会得到对象的感恩和馈报!
通过上述事例的思考:人们只要认识自己的本心,向内心求、并找回本真的自我,人人找到生命的出路,就等于人类也找到了共同的出路。
后修陈元灿有感
2019年4月21日